设计篇 | IFF永久会址传岭南之风韵,让世界看到南沙
IFF永久会址
“冷巷开合”“岭南意境”“水乡文化”
设计篇
design
展国际之风采
筑中国之风雅
传岭南之风韵
生于岭南,匠造风韵。神秘的画卷徐徐展开,迎风的木棉含苞待放,南沙国际金融论坛(IFF)永久会址的深刻内涵翻至最后的篇章。展国际之风采,筑中国之风雅,传岭南之风韵,今天我们一起从岭南的温度,触摸“木棉花”柔软的肌理。
冷巷空间暗藏韵味
国际金融论坛永久会址
PART 01
冷巷开合+骑楼意象
国际会议中心的广府基因
冷巷是岭南建筑文化中的精髓。传统岭南建筑往往采用三间两巷的布局,承担交通作用的同时组织自然通风,从而适应岭南湿热的气候环境。国际会议中心的设计效仿岭南传统建筑的三间两巷格局,将冷巷开合的布局运用于建筑内部。
冷巷开合的空间布局
体量之间的“冷巷”——小船厅空间
陈家祠中的冷巷
木棉“花瓣”之间的船厅空间通过东西通高的门厅连接为一体,作为国际会议中心主要的公共空间系统,不仅承担了会议人流集散、交通的功能,而且也是会场之间舒适宜人的休息过渡区。
利用流体仿真软件对船厅、会议厅等典型场所进行气流场和温度场的模拟计算,与经验参数比对,优化设计气流组织、风口形式等问题,在保证室温效果的前提下降低了建筑的能耗,营造如沐春风般的室内环境。并在建筑东西两侧,打造了架空的半室外空间,延续岭南的地域文脉,暗合骑楼意向。
东立面PTFE膜下灰空间
PART 02
岭南意境+藤蔓肌理
IFF永久会址的空间营造
IFF永久会址设计的细节呈现皆从岭南特色出发,处处流露出岭南独特的神韵。IFF永久会址总体布局以“生态簇团、择水而建”为理念,整体采用群体布局,项目整体景观规划布局借鉴岭南园林的“曲径通幽”“虚实相生”设计手法,围绕着“木棉花开”的建筑符号展开,以叶、竹、藤等符号作为景观规划肌理。总体布局取形于传统岭南水乡聚落的“桑基鱼塘”,与整体环境融为一体又别具一格。
岭南园林
曲径通幽的IFF永久会址项目景观园林
以国际会议中心主体建筑“木棉花开”意向作为延展,国际会议服务中心、配套用房等单体像是一片片大小不一、散落在场地的花瓣,景观流线规划如“藤蔓”一般将“花瓣”串联起来,整个场地绘就一幅“开枝散叶”的国画,寓意人类文明传之四海,生生不息。
曲径通幽的IFF永久会址项目景观园林
PART 03
水乡文化+向海开怀
会址功能板块的南沙风情
结合南沙特色水乡文化,IFF永久会址景观的营造还运用了丰富的水元素和自由的曲线构图,以现代简约的手法和现代材料来演绎“曲水流觞”的岭南古典园林意境。国际会议中心、国际会议服务中心、配套用房等各大功能板块“择水而建”,以水景设计一一串联起来,均衡布置在一个个生态簇团之中,规划主次分明、均衡有序。
国际会议服务中心屋顶檐口造型借鉴传统中式建筑飞檐的式样,建筑整体面向海面呈环抱之势,向宾客展示友好与包容。酒店采用U形布局,集约功能高效利用,客房立面设计为折线形,观景面开放通透,入住尽享宜人美景。
配套用房、公共服务用房的布局结合场地景观设计,临水布置,向内面向园林水景,向外面向广阔海面。充分发挥水边的朦胧美,建筑立面材料选取金属板、玻璃幕墙等现代材料,轻盈造型结合飘逸檐口,使建筑具更为灵动。
位于国际会议中心西向主入口处的水幕展厅设计融入了“四水归堂”的理念,形成诗意般水幕的空间效果,让水景与建筑虚实交融,相互渗透。
结岭南之谊,向世界开怀。国际金融论坛(IFF)20周年全球年会拟定于10月27日至29日在南沙举办,如今IFF永久会址项目已顺利验收,静待宾客。我们从设计出发,回顾了世界规格、中国气派、岭南特色,而终点尚未抵达,大会前这一个月,还有更多惊喜等待着您,敬请关注我们的系列报道!
出品|明珠湾管理局
来源|规划国土处、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(集团)有限公司
编辑|林蒙溪
编审|林丹贤
欢迎投稿!邮箱:ns_zhsw@mzwglj.cn
更多精彩,点击下图👇